近日,茂名電視臺對位于茂名智慧果園進行了實地采訪、報道。
在本次報道中,茂名電視臺采訪到了智慧果園的園區負責人和智慧果園游玩的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教授。在經營運作了將近一個月后,同時恰逢荔枝成熟上市的時間,茂名智慧果園到底怎么樣了?不妨來聽聽他們怎么說吧!
對于果園負責人來說,智慧果園對比傳統果園,有哪些亮點呢?
園區負責人表示:智慧果園的亮點,一個就是整個智慧果園的所有蟲情、墑情、包括土壤數據都是通過新進的設備來錄取,有個大數據系統收集數據,按照相關的數據進行生產管理,另外,生產上所有種植環節都是機械化。
智慧果園項目項目應用北斗導航、無人機、地面機組、環境監測、智能灌溉、智慧植保、農機大數據等裝備與技術,共同構成空天地一體化智慧果園物聯網。
信息化為農業生產者帶來了精準和高效,機械化帶來了降低勞動強度、節約勞動力成本,以生產大數據服務智慧果園,以精準管理實現機械換人、節本增收,全面提升荔枝種植現代化水平。面對農村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現狀,推進現代智慧果園建設無疑是一個優秀答案。
同時,智慧果園園區負責人還表示:今年可以說是荔枝的豐產年,整個園區產量是200余畝10萬來斤,單單是荔枝的,價格從一開始的18元,賣到現在已經十幾天了,現在白糖罌賣15元一斤,價格方面比外面的高1/3左右。
可以這樣說,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四化”果園,真正代表了未來5~10年的現代果園種植水平。
來智慧果園游玩的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君梅老師表示:這個果園的荔枝,我發現它種得比較開闊一點,農藝跟農機相結得比較好,我也看到山上裝了好多果園里面的一些自動化的農業信息方面的儀器設施,比如說有土壤的墑情監測,還有果實的單軌自動運載車,還有自動噴灌等等的設施,覺得這樣的設施肯定讓我們的果園里面的果樹長得更好。
裝備了各種現代農機和設備的智慧果園,已經搖身一變,變成了可以供游玩、觀賞、農業知識科普的場所,果農不僅僅依靠果樹豐收,還可以進行農產品加工和生態旅游業的開發,吸引游客進場。智慧果園建設完善農業全產業鏈條的同時,推進了農業作為第一產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
標準化、機械化的生產同時也會給消費者一種產品安全衛生的感受,這是工業社會以來形成的大眾共識。追求安全、衛生,甚至自然、可溯源,是當下消費者的需求,而配備了智能農機生產和全園區覆蓋的移動監控鏡頭的智慧果園,無疑是符合工業社會中大眾對于各類產品的期待的。
報道中提到,雖然目前正值荔枝成熟上市季節,但是在13多公頃的果園里,看不到幾個管理人員,也看不到忙碌的身影,全園區機械化和信息化運作,實現了“機械換人”。
同時,小編認為,未來智慧果園會出現“機械旺人”的情況,智慧果園園區會恢復以前人頭攢動的景象,那是廣大的游客慕名而來:親手采摘、品嘗新鮮蔬果,通過園區內各種智能農機設備感受現代農業的風采,在綠樹成蔭、碩果累累的園區里度過歡快的家庭時光!
信息來源:茂名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