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農民、農村問題一直是國家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視的問題。
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歷秋分9月23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這一節日的設立將三農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不僅會極大程度上提高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會促進農村農業在新時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為鄉村振興建設諸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農民豐收節”既是億萬農民慶豐收、曬豐收的節日,也是全社會享豐收、助增收的節日。據悉,為慶祝首個農民豐收節,全國設置的6個分會場分別是: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大黃村、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陜西省咸陽市楊凌、黑龍江省綏化市、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安徽省滁州市。
廣東省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總體安排是:“1+8+10”,即廣東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1個省主會場、8個分會場(韶關、清遠、云浮、江門、惠州、佛山、湛江、茂名),以及10個“十佳最美”系列評選活動。
金秋九月,柚果飄香。清晨的梅州,陽光和煦、江水緩緩,小坤跟隨大部隊來到大黃村,一路上就被黃橙橙、又圓又大的柚子所吸引!首先祝賀梅縣區松口鎮大黃村迎來了一年的蜜柚豐收季!
9月22-23日,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各地市特色農產品、民俗節目、文化產品、特色小吃一一匯集梅縣,這次以農業為主角的節日將為全國觀眾獻上一場慶祝豐收的科技和文化盛宴。
省農裝所下屬健坤網絡公司受組委會邀請,在本次豐收節上展示了廣東省農機信息化服務平臺,智能灌溉核心硬件肥語-水肥一體機,實用型局部氣候監測硬件農語-小型農業氣象站,土壤水份監測核心硬件墑語-土壤墑情監測器,以及各類實用型物聯網傳感器。
9月22日 葉貞琴副省長率隊視察我司裝備
會上,健坤網絡自主研發的農機信息化服務平臺軟硬件裝備,分別于9月22日獲得葉貞琴副省長領導一行的重點關注!9月23日再獲馬興瑞省長一行領導的重點關注!
9月23日 馬興瑞省長率隊視察我司裝備
該系統為農機社會化服務作業補貼監管提供一套公開透明、便捷準確的信息化監管解決方案,嚴格把好補貼發放的核算關,基本杜絕了人為騙補等舞弊情況的出現,保障機械化插秧服務補貼資金用到實處。每當點開一條作業記錄,機手姓名、作業時間、作業地點、服務對象、作業軌跡等全部信息都能一一展現出來,數據非常的直觀——農機手和管理部門“能看得見的踏實”。
農機信息化服務平臺自投入使用以來,已為省內13個縣區108家合作社的1000多臺農機記錄了上萬個作業記錄,服務面積17萬多畝。服務平臺減少了作業中的面積糾紛,方便了農戶發布需求,加強了合作社對機手的管理,減輕了管理部門核實作業的工作量,獲得各方一致好評。
到今年年底,完成功能升級的服務平臺將具備行業資訊、農機管理、作業監管、供需對接四大板塊功能,成為較具規模的、基于農機物聯網的綜合性農機社會化服務平臺,以農戶和機手為載體,以合作社為紐帶,以農機經銷服務商為支點,以管理部門為經緯,貫穿農機行業全產業鏈條,覆蓋農機機械化生產全過程,連接北斗導航定位系統、農用無人機、各類農機,構建起一張龐大的空天地一體農機綜合管理“天網”,進一步完善廣東省農業大數據的農機板塊。
物聯網系列傳感器
小型農業氣象站(左)、水肥一體機(中)
國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極大地調動起億萬農業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匯聚起先進農業裝備、優勢農產品和大眾媒體宣傳資源,形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豐收廣場精彩不斷
匯聚全省各地美食特產
吸引眾多旅游團觀光
2、品牌農業種植領軍人物記:“我要幫農戶兄弟把蔬菜賣出國外,讓大家多掙點錢”
3、蕉嶺這個400畝的種植基地,只需要8個人管理,怎么做到的?
5、健坤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入選“廣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優秀案例”
6、心系科研,情懷農業丨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蒞臨健坤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