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州健坤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現代農業生產環境監測組態與融合技術的研究和示范應用”項目,榮獲“2014年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此次評選是由廣州是人民政府、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根據2014年5月20日修訂頒布的《廣州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市政府令第103號),旨在獎勵對本市科學技術進步與自主創新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促進本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項目簡介
建立以傳感器、無線信號傳輸、計算機聯網為基礎的農業智能裝備及其信息網絡,通過對農業生產環境與設施的實時監控,達到指導農業生產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災害對農業造成的損失,從而實現農業增產、增效和增收。
將多信息融合技術用于農業生產環境監測,采用基于分布圖法和聚類分析的加權數據融合算法,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對不同種類傳感器的檢測信息進行優化組合,解決異質源數據的冗余和矛盾,能更準確把握環境屬性和本質,得到其內在動態規律,為科學調控提供可靠依據。采用仿真技術模擬農作物所需環境,結合監測結果,通過組態技術對生產現場各類設備進行遠程控制,為作物提供最佳生長條件。并可以根據自然環境條件與自動控制的基地全程記錄條件、作物生長狀況與調節變化進行對比,適當修訂控制參數,實現最優化管理,增產創收。
通過本項目的應用實施,實現了農業生產環境與生態數據的實時監測和調控,一方面,促進了農業增產創收,大大提升農業生產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同時,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另一方面,為廣州市農業生產管理的信息化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推廣作用,促進我市農業相關單位的生產、科技、行政管理水平的發展,使之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從而為管理效率低、調控不及時等問題的解決提供一種有效方案,促進農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合理化和最優化,對我市“數字農業”和“精準農業”的應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隨著農業向著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細化方向發展,農業生產環境監測系統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中。項目成果除具備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優點外,符合我國農業特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本項目所構建的后臺服務平臺已通過中國賽寶實驗室軟件評測中心的評測,適用于溫室大棚、果蔬菜園、畜禽養殖場、魚塘等多種農業生產環境的監測,在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廣東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廣州市農業機械總公司等單位示范應用,并通過上述單位向廣東省多家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單位實施推廣,取得了較好成效,用戶評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