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是廣東省的漁業大市,而陽東區則是陽江市漁業的核心區域。陽東區位處陽江市東南部,南面臨海,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助力了海水養殖業的蓬勃發展。漁業是陽東區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而對蝦養殖是陽東漁業的重要支撐部分。調研團隊走訪陽東對蝦產業園,了解陽東對蝦產業發展特色,了解陽東對蝦產業園發展的現狀,最后提出相應的建議對策。
一、陽東對蝦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現狀
(一)由家庭作坊邁向規?;?/span>
對蝦養殖產業是陽東區的傳統優勢行業,對陽東經濟發展推力巨大。80年代初期,陽東是全國最早一批開始圍海養殖對蝦的地方。90年代開始,養殖對蝦是家庭作坊模式,呈現零散的特點,不僅要看天吃飯,而且規模較小,賺取的利益不多。養蝦大多依靠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經驗,無法做到科學、合理、有效,還因此污染了環境,導致養殖難以為繼。2019年,陽東區開始圍繞“推動跨越發展、建設對蝦養殖強區”的發展目標,在大溝、東平、雅韶、新洲四鎮啟動對蝦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累計投入資金7000多萬元,基本解決了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將過去單兵作戰的對蝦養殖戶集中到產業園中,使養殖統一化、規模化、規范化。目前,對蝦產業覆蓋率達到50%以上,已建成能夠滿足加工原料需求的養殖基地,形成了對二三產業的有力支撐,農產品加工業產值(二產)與農業總產值(一產)比達到2.5∶1。產業園對蝦產業年總產值達到31.23億元,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8.85%。 1.本地龍頭企業進駐產業園
產業園引進當地養殖對蝦的龍頭企業入駐,現有新鴻發、南灣水產等多家,形成了較好的帶動效應。產業園內有農業企業59家,比創建初期增加了6家,新型漁業經營主體經營面積占比穩定在90%以上。▲南灣水產養殖場
2.打造對蝦全產業鏈
產業園致力打造“生產-加工-冷鏈-營銷”的全產業鏈,新建成對蝦加工中心7000多平方米,新增采收、加工、物流等裝備5套及大型成套加工生產線7套,新建冷庫2個,增加庫容10000立方米,新增年加工水產品790噸以上;在對接批發市場、商超等傳統渠道的基礎上,產業園內各實施主體及養殖大戶積極與叮咚買菜、盒馬鮮生等電商平臺對接,拓展電商銷售渠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建成農產品加工營銷展示中心2350平方米及旅游特產風情館550平方米,打造農產品品牌展示窗口,帶動特色農副產品展示銷售和休閑旅游發展。
3.對蝦產業發展成效
如今,產業園對蝦產業年總產值達到31.23億元,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68.85%。完成對蝦高位池養殖改造280畝,建成工廠化循環水健康養殖示范基地560畝,搭建養殖設施大棚310畝。增氧機、水質監測、投料、視頻監控、鼓風機、變壓器、檢測設備、配套用房等設施設備齊全,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升;產業園內6個對蝦養殖示范基地已全部正式投產,畝產量均在5000斤以上;帶動周邊農戶發展對蝦規?;B殖3萬畝,對蝦總產量約3萬噸。
(二)由傳統發展模式邁向數字化發展模式
1.與高??蒲袡C構合作
產業園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廣東省海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陽江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等科研單位展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積極引進水產品加工干燥設備、養殖場尾水處理水質的實時監測和設備遠程聯動控制的一體化設備,對蝦工廠化循環水高效生態養殖技術在產業園區內普遍推廣。同高校、科研機構合作之后,產業園運用衛星影像分析、大數據處理、多光譜監測模型、數值氣象預報模型等先進技術,構建“空-天-地”一體化園區農業管理大數據平臺,對產業大數據、投入品管理、農業生產設施控制、水質監測、對蝦產品質量追溯、農業電子商務等內容進行整合與集成開發,全面提升數字化服務與應用能力。▲2021年陽東對蝦產業園大數據平臺投入使用
2.高科技養殖
產業園用智能和科技為養殖對蝦賦能,進一步擴大了產業規模。新鴻發水產公司建立了兩個標準化養殖車間,實現了不受天氣影響、水質可控、減少病害、提升品質等成效。南灣水產以現代微生物技術(生物絮團)為基礎,運用三階段跑道式養殖池設施和高效循環水處理技術,養殖密度高、零排放、飼料系數低,可實現在線實時監控、智能化調控與投餌,水循環利用率達90%,輕松幫助企業實現穩定年產8造對蝦,單產5公斤/平米以上。
3.數字化管理對蝦養殖
產業園養引入外部機構構建對蝦數字化管理基礎和發展對蝦數字化管理模式,委托第三方團隊在走訪調研、評估產業現狀、分析論證項目技術可行性以及經濟合理性的基礎上,運用衛星影像分析、大數據處理、多光譜監測模型、數值氣象預報模型等先進技術,構建“空-天-地”一體化園區農業管理大數據平臺。對產業大數據、投入品管理、農業生產設施控制、水質監測、對蝦產品質量追溯、農業電子商務等內容整合與集成開發,全面提升園區數字化服務與應用能力。同外部機構和高??蒲袌F隊合作,開發主導產業新產品5個,應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尾水處理、干品設備等新技術3項。
▲智慧水產解決方案-廣州健坤
(三)產業園三大模式助力農民邁向共同富裕
陽東對蝦產業園的建設帶動當地相關農戶1231戶,產業園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3萬元,比當地平均水平高出15%以上。引領帶動當地農業經營體系、生產體系、產業體系轉型升級,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通過三大助農模式助力養殖戶邁向共同富裕。
1.訂單+標準+培訓合同模式
政府給產業園搭臺,全面推行“訂單農業”。農戶與龍頭企業簽訂購銷合同、明晰責權,實行合同保護價收購,當市場價格高于合同價時,收購價格隨行就市。產業園對蝦養殖訂單率達到50%以上,帶動1000多戶農戶增加收入近億元。
2.企業+養殖戶+培訓+就業流轉聘用模式
龍頭企業通過流轉農民土地或養殖水域灘涂,農民在獲得流轉金的同時,可以在基地從事對蝦養殖,也可以進入企業務工。產業園適宜對蝦養殖水域灘涂的流轉率達到55%以上,對蝦全產業鏈發展帶動農民常年務工和季節性務工達到1萬人。
3.協會/合作社+農戶服務協作模式
龍頭企業與農戶共同組建陽江市陽東區大溝鎮三丫村對蝦養殖協會,通過協會外連龍頭企業和市場,內連每家每戶,統一為農戶對蝦養殖提供技術服務、銷售渠道,構建“按股分紅+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利益聯結機制。
二、陽東對蝦產業園發展存在問題
(一)散戶獲取專項資金支持較為困難
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重要特點是有若干龍頭企業的帶動,專項資金也會落到龍頭企業上,企業按照相應的出資配比進行技術、基礎設施等投入。而基數較大的散戶則無法獲得專項資金的支持,難以擴大規模且需自行承擔風險,難以調動自主性和積極性。
(二)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產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仍然停留在“看菜吃飯”的投入階段,養殖戶抗風險能力較弱。由于資金缺乏,對蝦種苗繁育研發投入不足。養殖企業及農戶需要去湛江等地引進蝦苗,路程相對較遠,運輸條件難以得到保障,蝦苗到本地后的存活率下降明顯且品控難以保證,影響產后經濟效益。
(三)對蝦產業集聚效益不足
陽東對蝦養殖散戶及中、小型養殖場仍占大多數,對蝦及水產品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的龍頭企業數量較少,仍停留在中小型企業扎堆發展階段,同質化較為嚴重,容易產生價格競爭。

▲陽東對蝦
三、陽東對蝦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建議
(一)專項資金支持龍頭企業和散戶并舉
要讓部分助農資金能夠真正直接到養殖戶手中。相關政府部門發放資金的模式可以適當優化調整。第一,基層公共管理人員要深入到基層中去,詢問養殖戶的資金困境,了解資金是否有到農戶手中,明曉助農資金發放模式的弊端在哪里。第二,統計養殖戶資料,按照對蝦養殖戶的困難程度和信譽程度直接發放資金到養殖戶手中。第三,將一部分助農資金變為助農保險,提高漁業保險的理賠率,降低養殖戶購買保險的耗資。
(二)完善對蝦產業園的硬件建設
第一是加大對蝦種苗繁育能力建設,發揮龍頭企業技術優勢,鼓勵企業建設區域性對蝦種苗繁育基地。第二是加大整合涉農資金投入,完善園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第三是加大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引導實施主體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擴大養殖規模,提升養殖場設施裝備水平。
(三)對蝦產業從一產邁向一二三產品牌化聯動發展
一是加大對蝦二、三產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本地企業倉儲、初加工、深加工、流通、銷售能力。積極培育省級、國家級龍頭企業和科技示范企業;積極利用國家級中心漁港東平漁港優勢,打造對蝦產業集群;積極支持漁業加工企業發展對蝦預制菜,爭取使其成為“漠陽味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要通過節事活動和媒體報道等渠道,重點提升陽東對蝦的公共品牌影響力。三是渠道端和銷售端要支持流行的傳播模式和帶貨模式,拓寬對蝦的銷售渠道。
原文作者:(陳旭東: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庫“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陸劍寶:中山大學經濟學博士后、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庫“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
關于我們 About us
廣州市健坤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始創于2000年,是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全資子公司,也是省農裝所的農業信息與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作為數字農業領先的AIOT服務商,健坤公司精耕農業20余年,在農業信息化方面有著深厚的經驗積累和技術沉淀,提供面向農業場景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其中,農語云AIoT平臺是健坤公司順應農業智能發展趨勢的產物,以“數云端”協同架構支撐農業多種場景數據價值的分析和交互。依托健坤強大的“軟件+硬件+服務”融合能力,農語云AIoT平臺旨在用AI喚醒并賦能傳統農業,連接終端、喚醒數據、智慧云耕,推動AIoT技術落地智慧農業場景。在業務板塊上,健坤AIoT應用覆蓋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搭建和運營、農業智能技術研究和應用、農業軟件及APP開發、植物工廠建設及軟硬件集成服務、采供銷數字化等板塊,面向水稻、果蔬茶、生豬、家禽、漁業、農機等行業提供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數智化創新研究等服務,并為農業產業園、政府農業部門提供數字化管理及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數字農業咨詢規劃等服務。在技術優勢上,健坤公司擁有80多項軟件產品、智能硬件產品30多種,“5G智慧水產”、“農業大數據解決方案”、“農機作業智能監測終端”、“農作物環境精準感知與節水灌溉技術”上榜農業農村部優秀新技術和省級主推技術名錄。公司相繼獲得“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中國農業信息化最具影響力企業”、“農業人工智能企業”、“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廣東省農業大數據應用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未來,面向數字經濟賦能新農業、AIOT智聯網賦能鄉村振興新風向,健坤公司將把握數智化轉型機遇,攜手生態合作伙伴,共同開啟數字農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