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網站訊,近日,在農業部漁業局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聯合于云南省昆明市召開的全國養殖漁情信息采集工作會議上,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被評為2012度全國養殖漁情信息采集先進單位,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麥良彬、珠海市水產養殖(海水)科學技術推廣站的于方兆、徐聞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的謝覺、汕頭市澄海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的王少敦、廣州市番禺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的覃振興、東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的王曉斌被評為2012度全國養殖漁情信息采集優秀工作者。
2008年,根據漁業發展需要,國家農業部委托部漁業局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在全國范圍組織實施養殖漁情信息采集工作。至此,該項工作成為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有關市縣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的一項極具公益性的工作。該項工作開展4年來,在全省各級漁業主管部門、水產技術推廣機構和信息采集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采集工作制度不斷完善,技術支撐體系更加科學,形成了一支穩定的采集工作人員隊伍。該項工作通過采集、整理和分析水產養殖生產尤其是投入、產出和量本利情況,預測市場供求動態和行業發展趨勢,在服務政府部門決策、指導漁農生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例如,2012年,廣東按照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工作部署和具體要求,繼續在東莞市、中山市、陽春市、高州市、高要市、茂南區、斗門區、白云區、番禺區、博羅縣、徐聞縣、雷州市、廉江市、陽西縣、海陵島試驗區、臺山市、金灣區、海豐縣、澄海區、饒平縣等20個市、縣(區)開展養殖漁情信息采集試點工作。試點主要分布在省內漁業尤其是水產養殖業較為發達地區,養殖品種主要以四大家魚、羅非魚、南美白對蝦等品種為主,養殖模式涉及主養、混養、精養、粗養等多種生產模式,經營性質以公司企業為主,兼顧合作經濟組織、個體養殖戶等多種經營方式?偢采w面積253.06萬畝,占全省養殖面積3%,共選取65個信息采集點。其中淡水有10個試點縣,34個信息采集點;海水有10個試點縣,31個信息采集點。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撰寫的廣東省2012年上半年和全年漁情采集信息分析報告被《中國漁業報》《當代水產》等報刊雜志發表和《中國水產頻道》等行業主流門戶網站采用。實踐出真知。該報告來自漁業生產第一線的信息采集點的數據,以點帶面,基本反映了全省2012年上半年基本情況以及全年水產養殖業發展態勢,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在業內外引起較大反響,產生較好效果。